无障碍浏览 | 登录 | 注册
首页|
贵池区马衙街道:“三措并举”助力灾后重建
信息来源:贵池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08-04 09:13 点击次数:1978

七月以来,受强降雨和长江水位上升影响,贵池区马衙街道部分圩口被淹,受灾群众房屋进水,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为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秩序,该街道党工委及时召开灾后恢复重建会议,周密部署工作,明确任务和责任。围绕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住房饮水安全、农业生产等方面,迅速组织多方力量,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

立即行动,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组织街村干部与卫生院骨干医生成立防汛医疗小分队,每天两人一组,为安置点受灾群众及工作人员送医送药,并提供健康检查。累计诊疗136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消炎外用降压药物200盒、消毒粉20袋、消毒片30瓶;在马衙中心学校集中安置点召开了防病防疫专项知识培训会议,指导受灾群众做好防护,切实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在洪水退后;对受灾主街道、农贸市场、绿化带、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按照“先室内、后室外”“先生活空间、后公共空间”等原则进行全方位消毒消杀。对洪水过后残留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不放过一个卫生死角。杜绝次生灾害发生,确保灾后无大疫。

统筹兼顾,修复公共基础设施。成立重建工作小组15个,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调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对受灾村组自来水管道(集中饮水点)、供电线路、村内道路等全面开展排查,在群众回迁前完成问题整改,确保群众饮水、供电安全;全面开展水毁设施修复工作,组织回迁群众开展排涝,田间道路、排灌沟渠及桥涵闸站等水利水毁设施的修复等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计各村()农村人居环境受灾情况,安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灾后修复重建项目,修复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对灾后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项目进行谋划并加以实施,提升防洪抗灾能力;及时恢复农业生产。组织群众及时补种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修整圈舍,全面杀菌消毒,及时补栏养殖。修复养殖塘埂,补投鱼苗。

全员下沉,及时准确核灾报灾。街道机关干部按照联系村制度,分为11个工作组深入村居进行核灾报灾。截止目前,马衙街道农作物受灾面积598.97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12.7公顷,毁坏耕地10.5公顷。倒塌房屋6户14间,严重损坏房屋12户26间,一般损坏农房159间,直接经济损失640.7万元。该街道协助农业保险公司到现场实地勘察,用好保险政策,帮助农户减损止损,助力灾后恢复生产;及时启动脱贫监测工作。了解回迁贫困户农业受损和就业情况,结合年度收入受灾影响程度决定是否纳入“脱贫监测户”及“因灾返贫户”;开展受灾群众临时救助。对符合申报低保的对象以及本次因自然灾害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体给与应急性、过渡性救助。(撰稿人:凌煜;审核人:杨竹)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 订阅安徽先锋微讯公众号 订阅池州先锋微信